国画课
授课艺术家·雷思茵
现任中法当代艺术中心常务理事
法国塞尔维诺德艺术庄园主人。
▼
同“艺术尚邦”活动的很多其他中国文化课程一样,过年期间在诺德庄园开办的国画课,不仅得到了尚邦市民的异常踊跃的参与,还吸引了从里昂专程赶来上课的学员。宣传册发放后一周,三节课的预定名额就已全部报满。
●
面对一群对中国画几乎一无所知的法国学员,雷老师对这三堂课的课程安排可谓是煞费苦心。
第一节讲工笔中的线描,第二节讲写意,第三节讲色彩。每节课上老师不仅讲解理论,还带领学生对一个小品的进行临摹,亲身感受。
三堂课下来,虽然每个主题都是浅尝则止,但学生们对中国画的框架已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程结束,学员们都表示意犹未尽,询问什么时候能继续深入。
▼
雷思茵老师从中国毛笔的持法开始教起,她对外国学生也一点不马虎,看到有持笔方式错误或持笔不正的学生,立马过去指正。
线是中国画的灵魂
雷老师正在向学生们示范中国画中线条的起势和收势,以及如何处理不同线条的运笔。
讲写意画时,雷老师向法国学生们介绍了写意画的巅峰——八大山人,他的身世遭遇、字号的由来以及他登峰造极的艺术造诣,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
雷老师向大家示范中国画中的色彩运用。
传统中国画讲高、平、深,传统西方画讲明暗、透视、解剖;传统中国画追求神韵和气韵的表现,造型不拘于外形的肖似,传统西方画追求对客观物象存在状态和人物形象精神气质的真实再现……
国画与西方画的差异可以列出很多,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作为人类,对美的感悟是能够相通的:当我们东方人站在卢浮宫内欣赏赞叹蒙娜丽莎的微笑时,不要怀疑,西方人也同样能感受到中国国画所蕴藏的优美意境。
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需要的不是急功近利,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像这一堂堂文化课一样,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润物细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