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话讲“民以食为天”,每逢新春佳节,中国人更是在“吃”上做足文章,仿佛是要把过去一年对团聚的渴盼,加上未来一年对幸福的希冀,都一股脑煮进饭菜里,煲进羹汤里,分享给最亲爱的家人和朋友。今年过年,怀着这份祝福,诺德庄园携手顺德中国烹饪学院,在法国尚邦刮起了一道中国美食的旋风,将中国四大菜系(鲁菜、川菜、淮扬菜、粤菜)中的粤菜,带到法国;用清、鲜、嫩、滑的食材原味,征服了法国人的挑剔味蕾。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带领三位优秀学员前来法国进行为期十天的美食文化交流,向法国食客展示粤菜的魅力。从大年三十到初九,诺德庄园的“中国门”餐厅夜夜热闹非凡,就餐的席位在开餐前一周就已基本订满,到最后甚至一位难求;席间,法国食客们对菜品更是赞不绝口,不断向来自中国的服务生伸大拇指,并打探菜品的相关信息,“顺德(Shunde)”成为了每晚的关键词;宴毕,当厨师们从后厨走出,向食客们致意时,餐厅内的掌声和喝彩声久久不绝。大家也毫不吝惜语言上的赞美——“这道菜我太喜欢了,生姜的冲味儿搭配三文鱼的鲜美,简直太棒了”,“这是我吃过的最棒的中餐”,“我还能说什么呢,这一餐从环境氛围到食物到服务,简直完美”,“这些食物实在美味,我想我未来一整年都要吃中餐!”
这次美食交流活动的巨大成功,得益于中国粤菜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得益于主办方——中法当代艺术中心和顺德职院的老师同学对传统菜式和中国就餐方式的创新。这一创新结合了法国人的饮食习惯、餐具以及菜品形象。
从菜单的设计开始就充满巧思,结合法国人的就餐习惯,将整个晚餐设计成汤品,前菜,主菜,主食和餐后甜点的组合。区别于传统中国就餐的大桌菜,采用分盘而食的方式,从开胃汤到餐后甜品,一道道出菜。
就餐用具上,为迎合法国人的习惯,提供了刀叉,但同时也摆上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筷子。尽管用得不顺手,也有不少法国人选择用筷子进餐。
在摆盘上,采用西方的摆盘方式,让菜品显得精致优雅,这也使得很多法国人在看到菜品的第一眼就忍不住赞叹“真漂亮!”
顺德捞鱼生、顺德拆鱼羹、大良炒牛奶等一道道粤菜名菜,经过这一系列的改良重生,坚持了“保持食物原味”的追求和“对食材严挑细选”的精准态度,从形象上做到“精巧别致、赏心悦目”,从味道上做到“清而不淡、浓而不腻”,用法国的形象结合中国的内容,弃多用少,去粗取精,最终征服了法国人的眼球和味蕾。
不得不提的是,本次活动的大舞台——诺德庄园的“中国门”餐厅,由始建于1853年的法国石房改造而成,餐厅大厅内的最为抢眼的“中国门”则是同一时期的中国木门,一石一木,一法一中,这两件带着故事的老物在尚邦相遇,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是一次时间与空间的对话,是两个古老文明的碰撞交融。而今天,我们在这个古老的对话中,注入了一股鲜活的生命,她有一个美丽而高贵的名字——中华美食。
中国驻里昂总领事郭玮女士
携副领事一行在“中国门”餐厅品尝顺德菜
●●●
尚邦中国年,未完待续。
|